
近期各大高校陆续举办开学典礼,欢迎新同学进入大学生活。在此,不少考生和家长也比较关注后期读研的相关事宜多多策略,深圳基石涢测评整理了2025年广东最新保研高校名单,供大家参考了解!
全国保研高校分布情况
北京以49所保研高校的数量位居榜首,这体现出北京作为我国的教育文化中心,在高等教育资源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
江苏和辽宁均有28所,广东有24所,上海有23所,陕西有21所。
2011年、2017年、2025年依次新增50所、53所、67所,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说明国家加大教育扶持,以适配经济发展对人才之需。也体现高校自身实力增强、竞争意识提升,同时顺应社会重教氛围和人才结构优化的要求。
对于广东的高考生和家长来说,一所高校是否具备“保研资格”,往往是择校时的“隐形加分项”——毕竟,这意味着在读学生有机会不用参加统考,直接保送研究生。
展开剩余89%广东省具有保研资格的院校: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深圳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汕头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五邑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广东财经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州美术学院、佛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现在,广东省内有推免资格的高校已提升至24所。推免资格的增加,更多高校获准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这有助于扩大研究生生源选拔渠道,也是对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认可。
什么是推免?
“推免”全称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它是研究生招生体系的重要部分,目的是选拔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招生质量。这里的“免试”,指的是符合条件的应届本科生可以直接跳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初试环节,进入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推荐”则是指学生所在的本科高校,会按照既定标准对本校优秀应届生进行选拔,确认其免初试资格并向研究生招生单位推荐。这意味着,只有本科期间成绩优异、综合能力突出的应届毕业生,才有机会获得本校的推免名额。
一般保研需要什么条件?
要获得保研资格,核心条件是优异的学习成绩(GPA/绩点)和靠前的专业排名。通常要求排名在本专业前10%-30%,申请顶尖名校则需更高的排名(如来自保研率不高的普通高校学生,可能需前3%或5%)。不同学校和专业的保研名额比例存在差异,重点大学或基础学科通常比例更高。无挂科记录和无违纪行为是基本底线 。
良好的英语能力是必备的关键门槛多多策略。
通过大学英语四级(CET-4)是普遍要求,而六级(CET-6)成绩,尤其是高分(如500+甚至550+),在申请名校时往往成为标配或竞争优势。部分专业对雅思、托福等成绩也有明确要求。此外,突出的科研与竞赛经历是重要的加分项。参与教师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发表学术论文(核心期刊尤其有价值)、申请专利等,能有效证明研究潜力和兴趣。在“挑战杯”、“数学建模”、“ACM程序设计”等权威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或省级奖项,同样能显著提升竞争力。
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样被看重。
担任学生干部或社团负责人、参与高质量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活动,能展现领导力、沟通协作能力及社会责任感。对于申请专业型硕士,相关领域的实习经历也很有帮助。通常还需要2-3封来自熟悉申请者的本校教授的推荐信。
获得本校推免资格的学生,一般流程是:在大二、大三阶段结合本校保研政策评估自身实力;若有望获得资格,可提前参加目标高校举办的冬令营、夏令营、预推免等活动;若在这些考核(主要是面试)中通过,则可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开放后(通常在9月底)填报志愿,接收并确认目标院校的录取通知,从而完成保研。
常见问题
1、先搞懂 “保研” 到底是什么?
简单说,“保研” 就是优秀的本科生不用参加全国统一的研究生考试,直接被推荐去读研究生。就像班里成绩特别好的同学,不用参加 “升学考试”,直接被老师推荐到好的高中 / 大学一样。
2、问题 1:有保研资格的高校,孩子去了就不用考研究生吗?
不是!“高校有保研资格”≠“孩子一定能保研”。
举个例子:比如清华、北大、普通本科院校里的 “双一流” 学校,大多有 “保研资格”(就像学校有 “推荐学生直接升学” 的名额),但这些名额是有限的 —— 通常只有成绩排在年级前 5%、10%(具体比例看学校 / 专业),或者竞赛、科研特别突出的学生,才能拿到 “保研名额”。
只有拿到 “保研名额” 的孩子,才不用参加研究生统考;如果没拿到名额,还是得像其他人一样,报名参加全国研究生考试。
问题 2:能保送全国任意一所大学吗?
不是 “任意”,得满足两个条件:
目标学校有 “接收推免生的资格”:比如大部分本科院校都能接收保研生,但极少数专科院校或特殊学校可能不接收; 孩子能通过目标学校的筛选:就算孩子有保研名额,想保去好学校,也得参加目标学校的 “面试”(有的还要加试专业知识)—— 比如孩子想从普通本科保去北大,北大会看孩子的本科成绩、竞赛 / 科研经历,再通过面试判断孩子是否合格,合格了才能被录取,不是 “想保就能保”。问题 3:保研分为保自己学校,和保外校多多策略,这两者冲突吗?
保本校和保外校不冲突,孩子可以同时申请、同时参加考核。
比如一边准备本校的保研材料,一边去面试外校。但最后如果两边都考上了,只能选一个 —— 就像孩子同时考上了两所高中,最终只能去一所报道。所以不用怕“选了一个就不能选另一个”,反而可以先试试外校,本校留着当保底,最后再挑最适合的就行。
4、中外合作办学S11中,哪些可以保研?
宁波诺丁汉大学(2025 年 8 月获批,首批) 地位:中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2025 年成为全国首个获批保研资格的中外合作独立高校。 意义:学生可免考研初试,直接申请国内顶尖高校(如清北、复交等)的研究生复试,打破中外合作办学 “以留学为主” 的传统路径。 数据:近三年学生科研参与率 65%,推免资格预计将使国内深造比例提升 30% 以上。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5 年 8 月拟获批,公示中) 进展:已通过广东省教育厅推荐,进入教育部备案阶段,拟成为第二所获推免资格的中外合作独立高校。 优势:作为软科合作办学排名第 1 的高校,学生可凭推免资格参与全国高校免试竞争,拓展 “国内保研 + 海外申研” 双路径。 ⚠️拟获批≠正式资格:港中深尚在公示阶段,最终以教育部文件为准。其他独立法人高校暂未获批(需注意)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温州肯恩大学等,目前尚未有官方获批信息。 (注:历史上这些学校因属 “独立法人”,未被纳入传统保研体系,学生主要通过留学或考研升学。)小结:
保研就是「成绩好的本科生不用考研究生,直接被推荐去读」。但有几个关键点要注意:
① 不是孩子去了有保研资格的学校就一定能保研,得孩子自己成绩好、表现突出,才能拿到“保研名额”;
② 拿到名额后,孩子既可以留在本校读研究生,也可以去其他更好的学校;
③ 但不能随便选学校,得对方学校愿意收,而且孩子得通过人家的面试才行。
简单说,保研是「不用统考,但先拿到名额,再通过目标学校的筛选」,不是“躺平就能上研究生”~
深圳基石测评联系电话13266773399(代老师)整理
给广东大学生的特别提示
1.关注广东推免政策新动态:广东省推免高校资源在不断丰富。佛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5所高校新增具备推免资格,这意味着未来广东学子获得推免机会的渠道更多了,可以多关注这些学校后续的推免细则。
2.了解院校差异,精准定位:
“双一流”高校:如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推免名额相对较多,但对学生的学业排名、科研竞赛成果、英语水平要求也更高,其他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每所学校甚至同一学校的不同学院,推免细则和倾斜政策都可能不同。例如,部分高校可能会向优势学科、一流专业或拥有硕士点的专业倾斜更多名额,务必仔细研读你所在学校及学院的最新推免工作实施细则。
3.积极参与科研竞赛与实践活动:优秀的科研竞赛成绩不仅是获得本校推免资格的重要加分项,也是在申请外校时脱颖而出的关键。广东高校普遍看重学生的综合素养。
4.提前规划,主动获取信息:
咨询前辈:多向本校成功保研的师兄师姐请教经验,他们能提供非常宝贵的一手信息,关注官方渠道:及时关注教育部学信网、目标院校的研究生招生网、学院官网、以及“广东教育”等官方发布平台,获取最新的夏令营、预推免和推免政策信息,留意关键时间节点:特别是夏令营的申请时间远早于推免系统开放时间,千万不能错过
⚠ 推免的注意事项
诚信至关重要:申请材料务必真实准确。一旦发现弄虚作假,将被取消资格,且失信记录可能会记入个人档案
确认待录取通知须谨慎:在推免系统中接受一所学校的待录取通知后,即被该校录取,无法再更改。务必考虑清楚后再确认
成功推免后仍需努力:大四的成绩和毕业设计/论文仍需认真对待,若出现挂科或答辩未通过等情况,可能会影响最终入学资格
深圳基石测评联系电话13266773399(代老师)
愿每位考生
都能金榜题名 前程似锦
2026届,扬帆起航 携手基石测评,为梦想加油 。
提前规划,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对于很多高一高二高三的同学和家长来说,一定要意识到高中升学不止裸考这一条路,高考多元化升学路径要早点了解!不要以为高考离我们还很遥远,如果你依然认为“高考就是考试+填志愿=录取”,那么面对接下来这些高考词汇:“强基、综评、提前批、港澳升学、专项计划”,你可能更加“雾里看花”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不对称,可能会让孩子失去很多机会!提前规划升学路径,尽可能地发挥个人优势,才能增加进入心仪大学的机会。
如果说备战高考是万里长征,那么高考志愿填报就是这最后一步,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十二年的寒窗苦读付之东流,祝所有考生金榜题名,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无论专业还是学校,全力以赴。高考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愿你勇往直前,开启新的篇章。
发布于:广东省加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